潘仁良主持召开恒口示范区(试验区)生态保护红线评估研判会
9月18日,管委会副主任潘仁良在创业大厦六楼主持召开恒口示范区(试验区)生态保护红线评估研判会,自然资源局、土地统征储备中心、生态环境局、经济发展与招商局、社保与农技中心、住建局、城投公司相关部门负责人参加会议。
本次生态保护红线评估研判会的目的是:全面分析恒口辖区生态保护红线划定范围,既要实现生态功能不降低、面积不减少、性质不改变的目标,又要为恒口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和生态保护红线定标奠定基础。
会议要求,要严格按照保护优先、重点识别、实事求是的原则,摸清矛盾冲突,提出优化调整建议,落实生态保护红线评估调整工作。
经与会部门充分研判后,会议共提出四条与红线划定范围相冲突、与实际不符的情况。一是与永久基本农田划定成果相冲突;二是与“二调、三调”阶段成果中的耕地范围相冲突;三是与辖区合法矿业权及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调整完善成果相冲突;四是与辖区建设用地相冲突。
李显锋指出要进一步实现基础数据真实准确,实现划定界线图、数、实地一致,做到应划尽划。针对重大基础设施或重大民生保障项目等占用生态保护红线情况,要提出本地生态保护红线的调整建议,如辖区保护面积有减少的,提出补划方案,如辖区内有个别难以调整的,要速报请上级主管部门协调跨区域划定冲突。
潘仁良强调,生态保护红线具有特殊重要生态功能,是保障和维护国家生态安全的底线和生命线,要严格按照省市文件,科学评估恒口辖区保护红线划定情况,合理有序进行调整,确保红线权威、科学、可执行。针对恒口辖区实际情况提出调整建议:一是恒口未来的发展在月河、恒河两岸,可以采取在两山补划,腾出以满足月河快速干道等重点项目用地;二是根据恒口生态旅游规划,应对红线范围做调整。会上就如何做好生态红线调整工作,提出要跨部门紧密协同工作,强化合作,主动担当,压实任务分工,联合部署推进,确保工作任务的圆满完成,为全区经济建设发展预留应有空间。